1998年3月,在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社会福利组15名委员针对我国耳聋发病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薄弱这一现实,提出了《关于建议确立
爱耳日宣传活动》的第2330号提案。
这一提案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老龄协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10部委局共同确定:每年的3月3日为全国
爱耳日。
曾有专家论证,如果“
爱耳日”活动能够实施,每年仅7岁以下儿童药物中毒性耳聋至少可以减少1~2万名。自2000年确立全国“
爱耳日”,耳聋预防的公众宣传、全民的爱耳意识都有所提高,但科普宣传力度还不够。
残联:积极组织和协调有关部门,做好“
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
卫生部门:贯彻“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把新生儿听力筛查纳入妇幼保健的常规检查项目,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组织医务工作者、耳鼻喉科专家、妇幼保健工作者积极参与有关活动。
教育部门:在学校及中小学生家长中宣传普及耳聋预防知识,积极参与“
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
民政部门:在社区宣传和普及耳聋预防与康复知识;在各类社会福利机构中严格控制耳毒性药物的使用;积极参与“
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助听、测听和语言训练等设备国家标准制定、宣传和咨询活动;负责对生产、流通领域助听、测听和语言训练等设备进行监督检查,并开展消费、使用咨询活动,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加强耳毒性药品的使用和管理,根据不同情况,在药品上标明6岁以下儿童、孕妇或65岁以上老年人禁用或慎用。
妇联:利用多种形式向广大妇女、儿童、残疾儿童家长宣传和普及耳聋预防及康复知识;积极参与听力筛查、听力残疾预防工作。
老龄协会:在老年人中积极宣传和普及耳聋预防知识,加强老年人身体保健,强化
助听器知识,提高生活质量。
计划生育部门: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宣传和普及耳聋预防知识,结合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开展生殖保健服务,组织有关的教育、培训、技术咨询和科研活动。
●2005年:全社会共同关爱老年人—健康听力,幸福生活
●2006年:预防听力损伤和耳聋,人人享有健康听力
●2007年:城乡联动,共同关注青少年听力健康—珍爱听力,快乐成长
●2008年:奥运精彩—我听到
●2009年:正确使用助听器
●2010年:人工耳蜗—重建听的希望
●2011年:康复从发现开始—大力推广新生儿听力筛查
●2012年:减少噪音保护听力
●2013年:健康听力,幸福人生—关注老年人听力健康
●2014年:爱耳护耳,健康听力—预防从初级耳科保健做起
●2015年:安全用耳,保护听力
●2016年:关注儿童听力健康
●2017年:防聋治聋,精准服务
●2018年: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
●2019年:关爱听力健康,落实国家救助制度
●2020年:保护听力,终生受益
“保护听力,终生受益”
据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报告称,全球有3.6亿人有听力残疾,占全球总人口的
5.3%。听力残疾人中50%可通过采取适当措施加以预防。
我国每年出生的先天残疾儿童约占出生人口总数的4%~6%,由于药物、遗传、感染、疾病等原因造成的新生聋人每年约增加3万人;就是有听力语言障碍的残疾人,高达2780万之多!占全国人口的1.679%。
●耳朵是每个人体的重要器官,因此每个人都有必要了解自己的耳朵、保护自己的耳朵。
●耳朵的结构分为三部分:外耳、中耳、内耳。
●外耳接受外界的声音,并将沿着耳道引起鼓膜震动。
●中耳鼓膜的震动引起三块小骨-锤骨、镫骨和砧骨上下震动,将声音传到内耳。
●内耳可产生神经冲动,冲动沿听神经转为神经能,从那儿声音的信息就传到大脑。
老年耳聋与助听器
迄今为止,尚无确切科学的方法可以用来逆转听力老化的进展。大发黄金版客户端下载专家提醒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科学的注意预防保健,实践证明,早期佩戴助听器,可大大延缓听力衰退的速度。
第一式:
1.双食指指端在两耳甲腔内沿顺时针方向按摩16次,再同样按摩两耳甲艇和两三角窝各16次。
2.以双食指指端从两三角窝起沿逆时针方向按摩16次,再同样按摩两耳甲艇和两耳甲腔各16次。
此式有温补气血、脏腑及健身的效果。
↓
第二式:
以食指桡侧和拇指罗纹面分别置于耳轮上部的前、后侧,沿耳轮由上而下揉捏8次,再由下而上揉捏8次。此式有防治耳壳冻疮、增强
听力的功效。
↓
第三式:
以两手的中指和食指分别置于两耳根之前、后侧上下来回地擦耳根16次。此式有聪耳、消除面部皱纹、美容等作用。
↓
第四式:
闭紧两眼,以两食指罗纹面按双耳屏,盖紧5秒钟后,突然松开双食指,重复3次。此式有增进听力、防治
耳鸣之效。
↓
第五式:
两手紧盖双耳,双中指同置于枕部,双食指骑于双中指上,再以双食指同时滑下,有节奏地弹敲枕部16次。然后,置于枕印的手指不动,两手掌快速而有节奏地一松一盖两耳,操作16次。此式可益脑清神,消除疲劳,有增强记忆力和听力、防治耳鸣和耳聋的作用。
↓
第六式:
闭紧嘴,以两食指置于双外耳道口内,轻轻转动两食指3次,边转边紧闭双外耳道。3~5秒后,突然松开两食指。重复3次。此式有防治耳鸣、耳聋,增进听力的功效。
↓
第七式:
两手掌轻贴于两耳上,沿顺时针、逆时针方向,缓缓摩揉两耳壳各16次。此式有助听防聋、促进面部血液循环作用。
↓
第八式:
以两食指桡侧及拇指罗纹面,分捏住两耳轮中部、上部及耳垂部,向外、向上、向下提拉耳朵各16次。此式有健身、消皱、保颜的作用,对小孩受惊吓有镇静疗效。
一、听力损失类型与选配助听器效果:
1、传导性耳聋(音量减轻):视患者听力障碍原因选配气导或骨导助听器可以完全解决。相当一部分传导性耳聋患者可通过药物或手术治疗。
2、感音神经性耳聋:目前国内外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迄今为止,验配助听器并抓紧时间进行听力语言训练是对感音神经性耳聋者最实用、最有效的治疗与康复手段。
a、中度听力损失(45dB—60dBHL)。
大声讲话听得见,多数场合,如多人讲话、看电视会觉得有听觉障碍,交流和接受声音信息困难。若选配合适的中功率助听器,患者可以进行小声交流,并且言语分辨率,讲话清晰度与正常人相差不大。
b、重度听力损失(60dB—75dBHL 中重度;75dB—90dBHL重度)。
患者大声交流有困难,难以接受语言信息,任何时候都离不开助听器,语言分辨率不是很好。对于这类听损儿童,若配戴助听器越晚,口齿不清晰越严重,若能早发现,早配助听器,早语言康复,可以较好地解决。
c、极重度听力损失(>90dBHL)。
对于这样的听障儿童,一般的模拟型或数模混合型助听器补偿效果不是很理想,只能从一定程度上给予补偿。另外,听力补偿效果,还要取决于听障儿童的残余听力程度和听力损失曲线,突出表现是语言感知和认识能力不好,因此需要借助看话听音,即看口型,看听并举才能与人交流。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广,目前出现了专门为极重度听力损失听障儿童设计的仿耳蜗生理机能全数码大功率助听器,采用频谱提升技术增强听声清晰度,采用动态压缩技术避免重振现象并弥补神经性耳聋耳蜗对声音的压缩机能减弱的缺陷。因此,从理论上说,凡是听力损失<120dB的听障儿童,如果尽早到专业康复机构验配合适的助听器,就可以得到比较理想的听力补偿,并抓紧时间进行听力语言训练,就有可能达到最大意义上的康复。 在此需要特别提醒朋友们的是,第二代模拟数码编程助听器其本身是模拟助听器,不是全数字编程助听器,它只是在助听器的调整过程中应用了数码编程技术,它的适应症是传导性或混合性耳聋。有人也将其称为全数字编程助听器是错误的。
怎样使患者恢复听力对许多临床上不能治疗但尚有残余听力的听力障碍患者,可以通过配戴助听器来改善和提高听的能力。传统的助听器(模拟助听器)可以给听力障碍患者提供一定的帮助,但患者常抱怨助听器的噪声太大;大声听着难受、小声又听不见;或能听见说话声,但听不清说的什么等种种不适。近年,全数字助听器的诞生,给听力障碍患者带来新的感受和希望。
全数字助听器与前两代助听器最大的区别是在硬件上———内置的计算机芯片可以由计算机通过专门的软件程序进行控制和调节,它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核心,麦克风拾取的外界声音信号经“多通道A/D转换器”变为数字信号,尽可能地保留了外界声音的原始性,自然性。DSP的强大功能为全数字助听器带来高信噪比、动态改变增益和自动适应环境等传统的模拟助听器无法实现的功能。
智能全数字助听器有哪些优点:
●自动适应环境,有效降低噪声,提高言语的清晰度。
●模仿人类正常耳蜗功能,使患者提高了对不同声音环境的适应性,不论声音大小都能听到,患者却没有不适感。
●再现自然声音,优化患者对自己声音的感受,提高声音的自然性、真实性和舒适性。
●自动消除反馈声。应用数字反馈抑制技术,使助听器不会出现令人烦恼的反馈声(啸叫),这对提高患者的语言分辨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引入计算机平台的概念,助听器的功能可以随助听器选配软件的升级而增强,这可以不更换助听器而保持其功能的先进性。
怎样获得良好的助听效果,智能全数字助听器多种高技术的应用,能给听力障碍患者带来全新的感受和理想的助听效果。但需要特别提醒患者的是,不要以为只要有了一个先进的
助听器产品,就能获得好的助听效果,而随便到没有资质的助听器选配中心配助听器,这种做法会使不少患者付出沉重的经济代价。因为,全数字助听器只提供患者获得良好助听效果的硬件设备,助听器各种参数的设置、调整还有赖于有经验的听力学家。国际上有这样一种形象的表达:一个良好的助听效果,一半来自于助听器,另一半来自于听力学家。在我国,听力学专业起步较晚,有经验的助听器选配人员非常有限,能够熟练掌握数字助听器调整技术的专业人员更是稀少。因此,听力障碍患者一定要慎重选择助听器选配中心。
关于开展第16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
[残联(2013)25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残联、教育厅(教委、教育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民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环境保护厅(局)、文化厅(局)、卫生厅局(卫生计生委)、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新闻出版广电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团委、妇联、老龄委办公室:
2015年3月3日是第16次全国“爱耳日”。“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历经14年,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爱耳、护耳意识,有效地减少了听力残疾的发生,促进了我国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工作。2013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3月3日确定为“国际爱耳日”,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我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的肯定,是我国对全球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
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报告称,全球有3.6亿人有听力残疾,占全球总人口的5.3%。听力残疾人中50%可通过采取适当措施加以预防,做好初级耳科保健是预防听力残疾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手段。
我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初级耳科保健工作。通过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制定实施《常用耳毒性药物的临床使用规范》、《全国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规划(2007—2015年)》、《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等,推动我国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尚待提高,我国初级耳科保健工作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为进一步加强我国初级耳科保健工作,提高全民爱耳护耳意识,特将2015年第16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主题确定为:“安全用耳,保护听力”。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安全用耳,保护听力”
二、时间安排
2015年3月3日,有条件的地区可酌情延长活动时间。
三、宣传重点
大力宣传初级耳科保健在听力残疾预防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力宣传初级耳科保健知识,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广泛开展初级耳科保健,做好健康教育、妇幼保健、常见耳病防治及听力筛查等工作;大力宣传耳科保健从我做起的理念,增强全民爱耳护耳意识。
四、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本通知要求,残联、民政、卫生计生、文化、新闻出版广电等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制定宣传工作方案,明确分工,协调行动,确保“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广泛、深入、扎实开展。
(二)积极创新宣传形式。
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创新宣传形式,采用多种方式增强“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形成全社会关注听力健康,重视初级耳科保健的氛围;要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短信等大众传媒的作用,多渠道发布“爱耳日”活动消息;要广泛组织发动专业机构、学术团体等社会力量参与活动,充分利用讲座、咨询、海报、板报、科普读物等形式普及初级耳科保健知识;积极将宣传教育活动与便民服务有机结合,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组派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社区、学校、养老院等机构为群众提供耳科保健、听力筛查、助听器验配等服务;继续在首都北京和有条件的城市举办全国“爱耳日”公益音乐会,打造“爱耳日”宣传活动品牌。
(三)整合推进实际工作。
各地要以“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为契机,采取综合措施,加大初级耳科保健工作力度。要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面向基层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做好初级耳科保健业务培训;要统筹规划,做好初级耳科保健与耳科临床治疗、听力康复等工作的有效衔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工作体系;要进一步加强初级耳科保健、耳科临床治疗及听力康复服务相关保障政策建设。
(四)及时做好活动总结。
各地残联要认真做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的总结。及时收集整理本地宣传教育活动情况,将活动总结及活动的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于2015年3月10日前报送第16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办公室。第16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办公室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外惠新里甲8号,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办公室(全国工作处)。
五、宣传口号
——安全用耳,保护听力
——重视耳科保健,减少耳聋发生
——重视耳科保健,享受聆听快乐
——拥有健康听力,享受美好生活
——做好耳科保健,享受健康听力
中国残联
教 育 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民 政 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环境保护部
文 化 部
国家卫生计生委
国家工商总局
国家质检总局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共青团中央
全 国 妇 联
全国老龄委办公室
2013年12月27日